先不說建筑,說家具。今天的家具超越過明代家具嗎?明代家具無論從藝術、實用、設計哪方面看,都是達到極致的。
他說,明代家具“既簡潔又完美”。緊接著,他又寫道:
我喜歡運動,所以總受傷,一受傷就得去看正骨醫生。很多正骨醫生都告訴我,當下中國人的很多病,都是因為家具太舒適了。沙發和床太軟,催生了頸椎腰椎問題早早發作。您坐到明代椅子上試試,想癱成一堆都癱不下去,一定讓你有個挺拔的身姿。
無需諱言,現代很多人都有腰酸背痛和頸椎方面的問題。
因此,各種更舒適的辦公椅、老板椅、沙發紛涌而至,各種說是可以緩解酸痛的抱枕、靠墊、按摩儀也應運而生。
然而,問題解決了嗎?
結果或許恰恰相反。
中國傳統的坐姿要求是“坐如鐘”,即坐相要像鐘一樣端正。
這不僅是古人對社會儒雅禮儀的要求,也不僅是打造個人形體美的要求,更是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經驗總結。
如果坐姿不正確,除了看起來沒精神外,也容易腰酸背痛,甚至影響頸椎、壓迫神經,最終影響健康。
中式家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經過幾千年的積淀,已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家具藝術體系,在造型設計上,除了滿足人們坐的行為,同時還要讓人們坐的舒適、坐的健康。
雖然“人體工程學”是20世紀4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,但它的基礎內容——測量學、生理學、心理學早已被古代的工匠們充分運用到家具設計之中,諸如此類的應用在中國傳統家具中都能找到痕跡。
以明式為代表的優秀中式家具,它的每一個部位、每一根線條都保證了使用者在坐姿正確時的舒適度,而如果采用不正確的坐姿,就會讓坐在上面的人不舒服。
有人覺得這樣坐著會很“累”,其實,只要你能夠多坐一會,就可以發現這樣的“正襟危坐”會讓你不自覺的挺胸、收腹、舒氣、挺頸,讓自己神清氣爽,而僵硬、酸痛的毛病也會慢慢消失。
上海一個建筑公司的老板曾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他的親身經歷:
女兒含胸駝背的毛病一直讓他很頭疼,無論怎樣教導都改不掉。后來,有段時間她住到了爺爺家,每天都在她爺爺的紅木書房里寫作業。
沒想到,過了一段時間后,他驚奇的發現:女兒含胸駝背的習慣居然在不知不覺中改了過來!
而他自己原本喜歡柔軟的老板椅,并不喜歡中式家具,認為堅硬的木頭坐著會很“累”,直到女兒的變化觸動了他的好奇心,開始認真了解和研究中式家具。
后來,他發現隨著使用紅木家具的時間與次數增多,不僅沒有任何不適,腰酸背痛的問題也大大緩解。
他說,他終于理解了先人們的智慧——想要舒服,就先要受到約束。
是的,中式家具不能給你慵懶的隨意,也不能給你絕對的放縱,但可以給你有約束的舒適、給你健康的舒適。
誠然,我們的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已經到了古人無法想象的地步。
然而,我們有沒有在哪些方面并沒有超越古人呢?在許多領域,幾千年了,我們是否依然面對著古人一樣的困境?
在當今這個充滿誘惑、喧囂、快節奏的時代,面對人生、社會和自然時,或許我們并沒有比古人思考的更深刻、更透徹。
離開了優厚的物質條件,我們能否找回淡泊寧靜的心境?當今的商業時代,我們的商品能否再達到器以載道的高度?
人類的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積累每天都在進步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但同樣確定不移的是,我們依然能夠從古人那里獲得無盡的啟發和益處。